惠东:预计今年全县茶叶产量720吨产值4.2亿元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惠东:预计今年全县茶叶产量720吨产值4.2亿元

漫山茶树,茗香四溢。在惠东县的各大茶园里,茶树冒出嫩绿新芽,茶农忙着采茶制茶,清新自然的空气中氤氲着浓浓的春意。春季是一年中名优茶生产的关键季节,也是茶叶生产增值、提升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时期。眼下正是春茶陆续开采的季节,不少企业加大对茶园、厂房和设备的改造、升级,茶叶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壮大,预计今年全县茶叶产量约720吨,产值约4.2亿元。


茶农正在采摘新鲜茶叶。惠州日报 记者 洪鹊儿 摄

茶园现场

茶园绿满山头,茶农忙碌采茶

如果说落英缤纷是春天的景象,那么绿满山头更贴合春天的惠东。惠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,是惠州市茶叶的重要基地之一。该县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白盆珠镇、宝口镇、九龙峰旅游区、多祝镇、安墩镇、高潭镇等地势较高、云雾充盈的地方,主要种植品种有仙人茶、金萱、梅占、水仙和群体种,主要加工生产绿茶、乌龙茶和红茶三大类,大多由柴火手工炒制,茶香浓郁,香型多样独特。

春风和煦,云雾变幻,或翩翩然从幽深处飘扬,或拂过群山蜿蜒的脊线。宝口镇联和村的茶农们迎着晨光开始一天的采茶工作。两叶一芽,嫩绿满眼,凑近一闻,满是春天的味道。茶山下,制茶厂房正有条不紊建设中。

而坐落在西枝江畔大岭街道文布村里的茶园,今年也迎来了茶叶丰产年。茶园负责人冯顺媚介绍,该茶园由于临近江边的地理优势,水雾大、温度高、无霜冻,让茶树更加高产,因前期结合土质、科学种植等因素,制出的茶叶广受市场欢迎。“我们借鉴惠东山区种茶的优秀做法,请教了专家学者,用生态有机的方式培植茶树,希望能为惠东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。”冯顺媚说。

2023年,惠东县茶叶种植面积约4万亩,产值约3.5亿元。茶叶已成为该县具有竞争优势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,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,初步形成生产基地化、营销网络化、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格局。

记者从惠东县农业农村局和惠东县茶业行业协会了解到,惠东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公司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50多家,其中获得有机茶认证企业7家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、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,获得国家颁发证书的中、高级制茶师、评茶师和茶艺师等茶叶专业人才37位。


“崑山片玉”石磨。惠东县农业农村局供图

产业发展

规划5000亩优质茶叶种植示范区

采青、萎凋、杀青、揉捻、炒制,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成熟工艺和完善设备的支撑。惠东县加强统筹协调,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,加快发展绿色产业,突出重点,准确定位,以市场为导向,以品牌为中心,以龙头为核心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提升惠东茶叶品质和巿场竞争力,推进该县茶叶产业发展。

近期,惠东县茶叶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。产业园规划范围为宝口镇、高潭镇、白盆珠镇,以马山、横坑、黄洲等3个村为中心的5000亩优质茶叶种植示范区,主要围绕农业设施、产业融合、农业品牌等三大方面进行建设。实施主体共4家,分别为惠州市宝马生态茶园有限公司、广东好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、惠州市山水云间茶业有限公司和惠东县新庵横坑茶叶专业合作社。

立足现有资源禀赋,惠东县以茶叶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,将资本、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,大力推进“生产+科技+加工+品牌+营销”的全产业链发展升级,聚焦现代生产要素,加快建成一批绿色生态种植标准化基地,以拓展茶叶产业的二三产功能、延长产业链条为导向,扶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,不断将产业园建成惠州茶叶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、乡村振兴示范区、农村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先行区。同时,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加速转型升级,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。

近年来,惠东全县有关茶产业的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项目合计9个,分别是“仙洞村高山茶”“沐化村岩茶”“横坑村横坑茶”“黄洲村茶叶”“水口村仙人茶”“上围村大叶茶”“长坑村茶叶”“马山村茶叶”和“田心村茶叶”。通过项目建设,茶叶加工水平不断提升,产量显著提升,品牌效益进一步加强,农民收入持续增加,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。同时,惠东县农业农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同编制《惠东茶志》,目前已完成初稿编制,计划于近期出版。通过编制《惠东茶志》,更好地宣传推介惠东茶叶,进一步推动惠东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打造品牌

制定茶叶栽培加工标准,推动产品升级

惠东县坚持因地制宜,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,不断扩大茶园面积,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基地配套基础设施,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争取政策支持,做优做精茶叶生产基地,走高效茶叶生产之路,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。

据介绍,惠东县将着力打造公共区域品牌,统一标准、统一包装,鼓励茶业龙头企业开展绿色、有机食品认证,通过制定《惠东山茶》《惠东山茶栽培技术规范标准》《惠东山茶加工技术规范标准》《惠东仙人茶》《惠东仙人茶栽培技术规范标准》《惠东仙人茶加工技术规范标准》等团体标准,推动产品升级,提升行业竞争力。坚持政府搭台、企业参与,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,积极发挥茶业行业协会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的作用,适时举办和参加农产品展销会、推介会及茶事活动,认真开展区域性宣传推介,扎实提升惠东茶叶的知名度。

此外,还将采取抱团营销打造品牌,运用龙头茶企渠道优势联手营销,精心制作茶叶企业、茶文化专题宣传片,通过网络、电视、广告等媒介,不断扩大宣传面,使惠东茶由“朋友圈茶”变成真正的商品茶。坚持茶旅融合发展,鼓励有实力企业建设茶旅观光园,开发茶文化产品、茶副产品,引导茶产业与休闲、旅游、文化、养生深度融合,提升产业综合效益。

本组文字惠州日报 记者 洪鹊儿 赖金朗 通讯员 马伟兵 王丽珍

延伸阅读

唐代“崑山片玉”石磨见证惠东种茶历史

惠东县种茶历史悠久,1954年在惠东县梁化镇建设花树下水库时发现的唐代“崑山片玉”石磨或足以为证。1994年,经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,这个石磨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,成为惠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

石磨呈浅褐色,型制与现代石磨相似。由上、下两部分组成,上礅为圆桂形,外塑有一圆形方孔钱币状浮雕,上阳刻“崑山片玉”四字楷书。石磨的上礅比下礅高出一倍多,增加了磨床的压力,使外形小巧玲珑的石磨使用起来更容易磨碎茶叶,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,反映了惠州源远流长的茶俗历史。据文史资料记载:惠州种茶始于东晋,在唐代得到大发展,至宋代,斗茶已成一方习俗。

来源:今日惠州网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